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协会动态
 

历史题材求变 现实题材稀缺——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电视剧述评

来源:中国视协   

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获奖作品名单已经公布。这个结果是对自2011年3月31日至2012年4月30日这一期间内,我国电视剧总体质量的一次集体评价,是观众、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和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专家评委会三方投票结合的结果。本届金鹰奖电视剧评选,共收到参评作品168部,是历届评选中数量最多的一届。在这个数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电视剧这两年的发展规模。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投资参与文化建设的踊跃程度,反映出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兴旺。

体现观众好恶 彰显公共价值

在这次评选中,《中国1921》获得最佳作品奖,另有20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除中央电视台和解放军系统外,从地域范围来看,获奖作品来自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获奖的分布范围还是很广的。如果说电视剧的多样化与出品地域的多样化有正向关系的话,那么电视剧获奖地域的范围越广,越能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多样的欣赏选择。从历史比较来看,正是因为电视剧产业社会化的发展,曾经相对集中的电视剧生产、获奖地区,才逐渐呈现出分散化的特点。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百花齐放,众人拾柴,都来源于参与基础的广阔。

从文化活动的特点来看,通过观众、中国视协会员和专家共同评选,表彰优秀作品、激励创作队伍是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的目的。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激励机制是物质和精神再生产中的必要条件。因而,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也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电视剧评选过程中,这个再生产的结构由三个方面组成。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个结果是三方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某一方的绝对值。对任何一方中的部分成员而言,这个结果可能都不够理想,但这个结果很客观。因为,评奖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各方投出的票里,理想在其中,利益也在其中,公共价值在其中,局部利害也在其中,观众的品位在体现,文化的导向也要坚守。

以往,观众、中国视协会员和专家评委会投票的顺序是由专家评委会从报送作品中选出大于获奖数额3倍的作品范围,再交由观众和中国视协会员投票。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评奖的方式,先集中再民主。本届评选,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式,由观众和中国视协会员在报送作品范围内自主选择,专家评委会评选在后,既能体察观众和中国视协会员的意愿,同时也能在多样化的社会选择中,把握住价值判断主导。

题材丰富多彩 风格求新求变

从本届获奖作品的整体来看,近两年来我国电视剧制作、播出的基本特点得到了反映,优秀作品榜上有名。从作品类型上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而创作的献礼剧《中国1921》,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创作的《辛亥革命》,与《东方》、《风华正茂》代表了两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水平。《辛亥革命》和《东方》采用全景式、长时段风格,追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史实,展现出民主革命和新中国诞生初期的风云变化,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刻画了诸多历史人物的人生选择和精神探索。《中国1921》和《风华正茂》以昂扬的青春视角观照重大历史的发端、用普通人的家国情怀来塑造伟人的成长轨迹。《中国地》、《北方汉子》、《永不磨灭的番号》、《雪豹》、《我叫王土地》,把年代剧样式与抗日题材、民族气节和民间智慧结合起来,书写了一曲曲具有浓烈传奇色彩的壮歌,揭示了从群众自发斗争走向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人物个性鲜明,情节常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远去的飞鹰》讲述了中国空军在抗日战争中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是对民族抗战题材新的开掘。《奢香夫人》把历史题材创作的焦点集中在彝族领袖奢香的成长过程中,凸现了民族团结的主题,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少数民族题材作品。《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以新武侠设计为特色,调动了长久以来在观众期待视野中对少林寺、对武打作品的喜好。持续热播的《甄环传》情节曲折,心理刻画细腻,把封建时代对人性的压抑和个人的自我扭曲描写得淋漓尽致。《悬崖》、《断刺》、《黎明之前》和《誓言今生》,是近年来持续热播的“谍战剧”中的新作,在诸多前作奠定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超越。《江姐》在人物塑造和历史描写上,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江姐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情感和性格色彩。《厂花》和《古村女人》分别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个女工和一个农村女性的个体命运,历史的进程与个人奋争相互交织,在凸现对真与善的坚守中来表达女性之美。

现实题材质量有待提高  儿童作品还显匮乏

作为观察我国电视剧创作特色的一个窗口,第26届金鹰奖电视剧获奖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成绩,也能看到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本届获奖作品以历史题材居多。从获得最佳作品奖和优秀作品奖的21部作品来看,绝大多数作品所涉及的年代距今都在60年以上,与现实同步的作品仅有《抬头见喜》这一部。国家广电主管部门,一直在提倡文艺作品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多种统计数字也显示我国电视剧创作中,现实题材的比例一直不低于总量的60%。与此同时,现实题材中的儿童题材更显得匮乏。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得到特别重视,作品数量加大。但缺乏取材于当代现实的纪念建党主题的作品,或者即使有但也质量不高,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这既需要创作实践来加以解决,把更优质的资源配置到现实题材创作上来,也需要电视理论研究界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智力支持,需要科学、切实的评论引导创作和欣赏,共同推动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繁荣发展。

(作者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显
责编:宋小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新媒体系列短片《丝路微纪录》第二季全球首发上线
4月22日,五洲传播中心与国家信息中心在京举办了《丝路微纪录》(第二季..
总局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 全面部署广播电视系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工作
4月15日,全国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
电视剧《大浦东》研讨会在京召开
12月2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2019中美影视创新峰会在洛杉矶TCL中国剧院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下午,中美两国影视行业、传媒行业的精英,共聚在洛杉矶好莱坞的..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