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资讯
资讯

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召开

2024-05-06 来源:
 

 

  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换届会议在京召开

 
  
 

 

      4月26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融媒体研究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安徽省影视家协会主席禹成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季建南以及有关省市级电视台、市县(地区)融媒体中心、高等院校、影视公司的负责同志、委员会新任成员等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视协专委会工作处副处长裴月华主持。 

  

  
 

 

      会议宣读了中国视协融媒体研究委员会新一届组织机构名单并颁发聘书。委员会聘任禹成明为会长,杨乘虎为常务副会长,万沪金、马宝军、王柯、朴晶、刘帆、江耀进、李东珅、吴克宇、佟志伟、季建南、周涛、钟倩、袁卫东、唐俊、黄丹、彭华、程樯、曾义(以姓氏笔画为序)为副会长,张延利为秘书长,王玥、史哲宇、何天平、张梓轩、郑德扬(以姓氏笔画为序)为副秘书长,以及委员39人。 

  

  
 
  
 

 

      汪明在欢迎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戏剧影视专业聚焦媒体艺术领域研究探索,培养了一批戏剧影视学博士,为助力影视行业高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接下来,将继续拓展融媒体类学科,培养艺术创作与能力并重的高级人才,打造更专业的媒体融合教学平台,不断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 

      禹成明对过去多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发言。委员会在中国视协分党组的领导下,广泛团结联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领域的创业者、从业者等,组织开展了融媒体创新论坛、融媒体运营创新案例研讨班在内的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活动,并为融媒体从业人员提供培训、咨询、人才交流等服务。 

      杨乘虎就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规划发言。委员会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深化研究,确立融媒理论新范式;二是搭建平台,打造专业培训新模式;三是激发活力,确立融合评介新标杆;四是坚持创新,树立精品创作新理念;五是跨界融合,拓展交流合作新空间;六是完善制度,建立规范运行新机制。 

      范宗钗在讲话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发展逐步成为国家战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舆论环境、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不可逆转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向着更加广泛、更加深度的方向融合发展,媒体的深度融合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媒体机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国视协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开展融媒体研究工作,探索构建新视听宣传矩阵,助力影视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将融媒体文化委员会更名为融媒体研究委员会。他结合协会工作重点和融媒体研究工作实际,对委员会今后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二是立足融媒体发展实际深化研究,引导推出更多更好的融媒体作品。融媒体研究委员会应当发挥平台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媒体机构的合作,为行业培养适应融媒体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融媒体的创新发展、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才智和力量。三是紧紧围绕协会中心工作,强化专委会自身履职能力建设。希望融媒体研究委员会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规范运作,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换届会议后,召开了“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2024融媒体创新论坛”。新华社CNC总裁、手机台台长马宝军,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闻中心主任钟倩,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邱章红,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伯璟文化董事长李东珅分别以《赋能市县融媒,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内外宣平台》《对农传播的融媒之路》《预训练大预言模型BERT创作微短剧人物的路径》《要融合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概念》为题进行主旨发言。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研究员唐俊,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田维钢,美兰德传播咨询副总经理金桂娟围绕媒体融合平台运维、内容创作、转变观念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讨,现场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