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走天山南北 见屯垦精神--“全国卫视看兵团”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札记

2015-07-22 来源:

2013年7月10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疆兵团党委宣传部主办,新疆兵团电视台、兵团电视艺术家协会承办的主题为“聚焦兵团情 共圆中国梦”的全国卫视看兵团大型采访活动在乌鲁木齐市启动。来自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省区市31家电视台33个卫视的百余名记者,组成14个采访组分赴兵团所有的14个师进行为期10天的采访,深入到团场连队的职工中间,用真实的镜头和生动的语言记录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展现兵团人的精神风貌,展示兵团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各对口援建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以及“三化”建设做出的新成就、新贡献。各卫视的相关报道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电视宣介作用。

一、新视点

在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新疆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首先致辞,他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全国媒体对兵团事业的关心和厚爱表示感谢,对全国卫视记者来兵团采访表示欢迎。车俊指出,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新一轮援疆工作三周年之际,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展“全国卫视看兵团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全国卫视聚焦兵团、深入兵团、采访兵团、宣传兵团在兵团历史上尚属首次,媒体记者是增加联系、扩大交流、深化感情的重要纽带,希望记者朋友们深入各师、团和企业,用一双双慧眼近距离观察认识兵团,用镜头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兵团,把一个真实的兵团、发展的兵团、开放的兵团展示在世人面前,搭建起兵团同各省区市之间更加紧密的桥梁纽带,让全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兵团、了解兵团、关心兵团、支持兵团,进一步扩大兵团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赵化勇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大型采访活动旨在通过全国卫视的平台进一步推介、宣传兵团,让全国人民和海内外朋友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兵团。希望记者们发扬电视人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发扬兵团精神,深入团场连队、职工中间和火热的生活一线,用真实的镜头、鲜活的语言、多样的体裁以及有深度、有影响、有价值的报道,纪录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展现兵团人的伟大精神风貌,展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的新成就、新贡献,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最好的作品表达对兵团人的敬意。

车俊政委向“全国卫视看兵团”采访团授旗。兵团领导成家竹、李新明等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来自全国33家卫视频道的记者就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民生建设情况、各省市对口援建兵团项目等全国电视观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兵团发改委、兵团对口援疆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二、老照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我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兵团所辖边境垦区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管辖国界线共计2019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总部驻乌鲁木齐市。该兵团是一支由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延安保卫战、解放大西北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的第二军、第六军,原新疆三区革命军中的民族军和由陶峙岳将军率领的原国民党新疆驻军起义官兵组成的部队。兵团成立半个多世纪来,几代军垦战士忠实履行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承担着“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三大战略任务,成为一支不穿军衣、不拿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为新疆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1954年10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文革”后期被撤销。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中指出,生产兵团屯垦戍边,发展农垦事业,对于发展自治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防御霸权主义侵略,保卫祖国的边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新恢复。

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数为265万,下辖14个师、6个市、176个团场、两千多个连队;有3641个工交建商企业和14家上市公司;有国家级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有80家国家和兵团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7所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539所各类职业、技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有197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33种公开发行的各级各类报纸、期刊;有1356个卫生机构和18个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2012年,兵团生产总值达1197.2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兵团六届十一次全委会提出,到201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三、好策划

为确保“全国卫视看兵团活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兵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以赵化勇主席、成家竹副司令员为主任,兵团办公厅、宣传部、电视台等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采访活动组委会,下设新闻报道组、综合组、后勤保障组、文字组、财务组等,具体负责活动的各项工作。兵团党委、兵团副秘书长,组委会副主任赵广勇多次召集办公厅、宣传部、电视台等部门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多次与中国视协沟通协调。

策划主题是做好“全国卫视看兵团”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关键。兵团电视台在党委书记、台长代立民的带领下多次研究、讨论,确定了采访活动的主题为“聚焦兵团情  共圆中国梦”,要通过此次采访活动,表达兵团干部职工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新疆兵团各族职工的亲切关怀之情;颂扬对口援疆省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无私援建,真心奉献之情;展示兵团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鼓舞下,在兄弟省市的支援下,牢记历史使命,大力弘扬兵团精神,着力推进“三化”建设,充分发挥“三大作用”的精神风貌和伟大成就。

选择内容是做好“全国卫视看兵团”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基础。兵团电视台经过“三下三上”式的研究,确定了采访选题和采访点。一是通过全台的新闻文稿系统与各师电视台合作,汇总收集各师报道的选题。组织台编委会对各师选题进行研究策划,确定初步的选题方案,并及时报兵团党委宣传部。二是以兵团党委宣传部名义将策划选题下发到各师,征求各师宣传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确认采访内容和采访点,充实采访路线的安排。三是将整体选题策划方案通过兵团下发到各师,从整体上明确了采访选题、采访点和采访线路等各项工作,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为扩大宣传效果,兵团电视台制定了新闻报道方案,在采访活动启动之前,安排制作了“全国卫视看兵团”宣传片,在兵团卫视和新闻频道进行预告和宣传,组织两组记者跟踪采访报道活动筹备进展情况。同时,将采访活动的LOGO和宣传片以及有关文件资料等及时上传到《兵团在线》网站,扩大宣传。有评论说,“全国卫视看兵团”采访活动的规模之大、参与电视台之多、影响力之大,堪称兵团对外宣传的经典之作。

四、热新闻

7月10日上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范宗钗一行前往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参观了五家渠市博物馆。赵化勇主席对采访记者说,兵团的前身是一支了不起的队伍。从六师走出的一百二十几位将军了不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了祖国边疆的稳定,为了经济的发展,为了社会的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要忘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我们国家、为我们民族做出的贡献。他挥笔为博物馆题字—向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兵团战士致敬。

7月11日上午,参加“全国卫视看兵团”采访活动的全体成员来到兵团第八师所在地石河子市,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从这“全国卫视看兵团”的第一站开始了解兵团的历史、感受兵团军垦文化。在参观了铸剑为犁、艰苦创业、激情燃烧、五湖四海兵团人、“三个队”的作用、继往开来铸辉煌、伟大创举等几部分组成的兵团建设史、发展史后,大家感到,新疆不仅是新疆人民的新疆,也是全国人民的新疆。

在7月12日至20日的采访活动中,黑龙江卫视和宁夏卫视的记者走进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该团副政委马建红对记者说,“让全国更多的老百姓看到兵团今天的新变化,看到我们兵团人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湖北卫视和江西卫视的记者在兵团第五师九十一团现场采访了湖北支边的老军垦,亲眼见证了兵团人艰苦奋斗,通过实施2.2万亩重点公益林补植补造项目,在戈壁荒滩树起的一道绿色长城、绿色奇迹,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CCTV《聚焦三农》栏目、内蒙古卫视、浙江卫视三家媒体记者在参观了解兵团第一师一团、三团和阿拉尔经济开发区设施农业后的突出印象是:兵团的农业真先进,其节水灌溉已经从过去的喷灌式改为现在的滴灌式,而且不但有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还有现代化的工业。河北卫视、广西壮族自治区电视台的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兵团第二师中第一批兵团人,叹服他们屯垦戍边的牺牲精神增添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景点—丝路雄关的历史之美。北京卫视和深圳卫视的记者到兵团第十四师四十七团采访时,了解了沙海老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一个个传奇后表示,一定要拍出十四师的各项事业及生活中最美的一面,拍好其城镇化建设“京昆小区”。江苏卫视、云南卫视、甘肃卫视的记者深入兵团第四师伊力特公司采访,深感作为兵团最有特色的这一企业,带动了一系列产业链的发展,同时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没有想到在这样一个边陲小镇能生产出全国驰名商标的伊力特美酒,而且回馈社会,带动了周边牧民的发展。”河南卫视和青海卫视记者在哈密、第十三师采访时,对其建设、经济发展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表示一定要用镜头把兵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呈现给观众,让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兵团、发展的兵团、先进的兵团。广东卫视、东方卫视、宁夏卫视的记者走进兵团第三师四十一团和四十五团采访拍摄,团场城镇化建设让三家卫视的记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栋栋楼房,更是一个个配套功能齐全的居住小区。街道上那些随处可见的东莞援建的成果,让广东卫视的记者有一种亲切感,吸引他们去深入采访、挖掘广东援疆干部在那里的作为以及兵团发生的巨大变化。第三师四十五团团长曹开军表示,“全国卫视看兵团”这种大型采访活动今后应该经常开展,在这个平台上,兵团展示自己的角度会更多元。他“希望全国各地的商人对咱们新疆兵团进行投资建设、共同发展”。山西卫视、四川卫视、海南卫视的记者深入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用镜头记录兵团农牧团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的生活状况,那里的牧民不再只依靠游牧为生,他们的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好,“牧家乐”既可使游客体验到独特的新疆风情,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本质上的变化。湖北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到兵团第五师九零团驻阿拉山口铁路民兵护路分队采访,为护路民兵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圆满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守边卫国精神所感动。辽宁电视台、安徽电视台记者走进兵团第九师一六二团、一六三团采访时了解到,来自辽宁丹东的志愿者杨久毅早已结束服务期,但他已在一六二团买了房子准备结婚,将来还要把父母接过去。杨久毅告诉记者,他之所以选择留在兵团,是因为被伟大的兵团精神所鼓舞。一六三团的民兵哨所只有8个人,却守了那么长的边界线,记者们从中领悟了屯垦戍边的意义。湖南电视台的记者在兵团第七师一二三团见到了当年从湖南去到那里的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曹恪明老人。她自豪地向来自故乡的朋友介绍了团场的今昔变化,她的人生故事是记者们追寻的当年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一段历史,记者们要把兵团人的肯干、实干精神带回湖南去。江苏、云南、甘肃电视台的记者深入兵团第四师七十六团,在边境一线“两碑一哨”红色文化景点现场采访,兵团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精神深深打动了采访者。东方卫视、广东卫视、宁夏卫视的记者在兵团第三师关注了四十八团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民兵集训、图木舒克城镇建设等,大家对兵团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央电视台和内蒙古卫视的记者来到沙海边缘的兵团第一师十团苗木繁育基地,看到了现代农业助力兵团建设绿洲小镇的独特情景。在那里,他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早知有十团,何必到海南”,现代化的种植模式改变了当地的种植方式,也让职工真正实现了增收致富。山西电视台记者看到牧民骑着摩托车巡边,了解到他们既要放牧,又要戍边,可谓是一个毡房一处哨所,一个牧民一个哨兵,吃苦耐劳,他们全不在话下。旅游卫视、山西卫视、四川卫视的记者走进兵团第六师,在青格达湖旅游景区,在红旗农场沙漠景区、一万泉景区、三台沟景区,满眼绿洲沙漠、辽阔草原、奇山怪石,以及民俗风情等人文意蕴与自然交相呼应的旅游资源让他们惊叹。还有兵团第六师一零一团,万亩葡萄园里口味多样的葡萄和浓香醇郁的葡萄酒都令人回味无穷。重庆卫视和新疆卫视的记者来到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现场,了解新疆首条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难度,建工师们在恶劣环境下施工建设的情景,让他们认识了这支建设队伍的作用。黑龙江卫视、宁夏卫视的记者走进兵团第十师各团场连队,来到马军武夫妇坚守的夫妻哨所,他夫妇二人25年如一日地重复单调的工作,其戍边故事感人至深。辽宁卫视、安徽卫视的记者在兵团第九师一七零团看到,昔日万亩荒漠变成的沙棘林,它不仅给团场职工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将绿色防线深入到戈壁腹地。兵团电视台总编辑黄土根和兵团电视台副台长王安润带领的由若干电视台台领导、新闻部主任及中视协人员组成的调研团到伊宁,兵团四师广播电视台台长孟新春与调研团共同前往天山深处217国道旁的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凭吊为了修建独库公路而牺牲并安葬在那里的168名烈士,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天山精神…… 

兵团的壮丽风光、兵团的日新月异、兵团人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电视人,催促他们把在兵团的见闻和感动化为真实的电视新闻作品传播到祖国以至世界各地,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兵团、关心兵团、支持兵团,进一步扩大兵团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参与“全国卫视看兵团”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表示,要发扬电视人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宣传兵团精神,纪录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展现兵团人的伟大精神风貌,展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的新成就、新贡献,以优秀的作品表达对兵团人的敬意。 

五、大声势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以及北京、广东、湖南、辽宁、福建、安徽、上海、河北、河南、新疆、兵团等33家卫视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广播网、中国政府网、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七十多家网络媒体及时作了转载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证券报、新疆日报、兵团日报等多家报纸作了报道。新浪、腾讯、人民网微博网民参与了互动。“全国卫视看兵团”活动备受关注。

 

来源:《当代电视》

编辑:唐志平

责编: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