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回归初心与匠心——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创作采风及座谈论坛系列活动在福建泰宁举办
2023-11-23
来源:中国视协
在交流中回归初心与匠心——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
创作采风及座谈论坛系列活动在福建泰宁举办
初心是提炼生活开启创作的种子,匠心是培育精品造就大家的阳光。第十二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期间,一场座谈会与两场论坛在福建泰宁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影视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创作心路历程,在观点交流碰撞中探索影视人的初心和匠心。
中国视协编剧委员会会长王海平,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创会理事长汪威江,中国视协编剧委员会秘书长武丹丹,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中国视协编剧委员会副秘书长曲士飞,金钟奖最佳编剧获得者、编剧李顺慈(中国台湾),国家一级演员、教授刘大航,雅晨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制作人阮虔芷(中国台湾),北京数字米仓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电影高新技术专委会副主任米春林等参与分享交流。《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张强、《楚乔传》编剧杨涛、《军师联盟》编剧常江、《十月围城》编剧吴兵、《回廊亭》编剧张世栋、《穿越火线》编剧徐速和《游龙惊凤》制片人刘世范(中国台湾)、多次荣获金钟奖自然科学纪实节目奖的制作人袁瑗(中国台湾)等知名编剧和创作人共同参加采风座谈。
19日下午,中国视协“人文山水 诗意泰宁”知名编剧采风座谈会在闽江宾馆召开。座谈会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介绍了泰宁的地域特色与影视产业发展的规划。泰宁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具有原生态、高品质、多元素的影视外部资源。近年来,泰宁逐步实现从旅游大县到影视新城的转变,被列入全省三大重点影视基地。海峡两岸的与会编剧、电视人就泰宁采风感受、泰宁影视产业未来发展规划等话题,展开发言与探讨。
与会编剧在座谈中畅谈在大金湖、甘露别院、明清园等地采风时欣赏到的自然风光以及了解到的民俗历史,探讨交流了对于“四进士”故事的创作想法。在本次采风活动中,海峡两岸编剧艺术家共赏泰宁悠久的传统文化、炽热的红色血脉、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厚的人文资源,共同见证了泰宁人民情寄山水、心系故乡,为建设幸福生活不懈奋斗的美好情怀,也进一步增强了两岸艺术家的文化认同。未来,两岸编剧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书写具有特色底蕴的泰宁故事、两岸篇章。
20日,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电视论坛举行,论坛分别设立“编剧初心”和“幕后匠心”两个单元,邀请海峡两岸知名编剧、幕后创作者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形式,分享交流两岸影视创作的宝贵经验,共话未来图景。
“编剧初心”论坛聚焦两岸影视编剧们的创作经验与心路历程。汪威江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台湾近年来影视剧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此前台剧迷失的因素、后果及近两年的觉醒与提升。他表示,这三年的沉淀与省思带给两岸影视从业者很多磨练,也让两岸影视交流积累了重启的能量。王海平讲述了《大宅门》《正阳门下》的创作历程,表示影视作品虽然反映的是大院与大杂院里的故事,背后则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李顺慈谈及创作《邓丽君传记》前,曾花一个下午的时间与父亲一起聆听邓丽君的歌曲,从中寻找创作灵感与思路。面对影视行业如今的发展形式,编剧们一致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一代人也要有一代人的担当,要在纷繁的挑战当中探索出影视创作的新方向。
在“幕后匠心”论坛中,平时鲜少在镜头前露面的配音演员、制片人、摄像等电视艺术工作者代表,共同分享交流电视艺术作品创作当中的幕后细节。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大航教授分享了译制片配音中的心得。来自中国台湾的阮虔芷,曾因饰演《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观音角色走红两岸。她通过不同的案例展示了影视作品如何才能打动观众,并指出制作人应当秉持始终如一的精神,让作品永远与市场和人心结合。电影《孔子》《飞天》的CG总监米春林分享了虚拟拍摄技术在影视创作当中的应用,他表示虚拟拍摄用LED屏幕取代了传统绿幕,在带来全新效果的同时,也对拍摄者的“艺术+技术”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座谈会和论坛活动受到了两岸与会嘉宾、当地文旅代表和媒体工作者的肯定好评。大家一致认为,今年的交流在内容上突出了“现场感”,无论是深入大金湖、明清园外拍基地的采风,还是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座谈会、圆桌论坛,都充分聚焦电视艺术本源,强调“内容为本,创作为源”,为两岸影视工作者提供了交流沟通的空间和机遇,使大家在观点交流与碰撞中凝聚初心和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