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专业委员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繁荣与多样 ——从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获奖作品看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韩亚利 常仕本)

2012-03-26 来源:
    在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上,共有13部入选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的纪录片获得表彰。这些作品,大多被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选为2007年度“十佳”、“十优”作品,有良好的收视表现。观众和评委的投票以及市场的检验充分说明,它们代表了2007年度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水准。
  2007年,是中国纪录片大繁荣大发展的一年,纪录片创作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不同类型的纪录片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按照题材和创作目的,我们可以把2007年度的纪录片大致按照主流纪录片、人文类纪录片、商业纪录片来分门别类地进行梳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划分仅仅是为了叙述方便。
一、主流纪录片:观念的创新和制作门槛的提高
  2007年集中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许多重大事件,这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和良好的创作时机。所谓主流纪录片,一般而言是指体现国家意志,承担国家重大宣传任务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投资巨大,制作周期较长,创作团队实力较强,一般都在主流媒体主打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播出后社会反响较大。2007年的主流纪录片主要有政论片和文献片,代表作有《复兴之路》、《香港十年》、《杨尚昆》等。
  《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为党的十七大专门制作的一部纪录片,是2007年央视纪录片的“一号工程”。该片由《大国崛起》原班人马创作,播出之后同样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海内外媒体纷纷加以报道。《复兴之路》涵盖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全景式追溯了民族解放和复兴的艰难历程,成为央视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纪录片。业内外专家认为,《复兴之路》叙事宏大,解读深刻,凸显了历史发展主体脉络。应该说,《复兴之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悲情史观”和纯“革命史观”的限制,把中国近现代史放在世界历史中大国兴衰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再加上对大量的国际著名学者的采访,以及具有国际水准的影像制作,成为该片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复兴之路》确立了主流纪录片新的创作标准,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这样评价这部作品:“事实清楚,大事不漏;脉络清晰,解说优美。主旋律的片子能做成这样,实属不易。”《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说:“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以广阔视野和形象语言,生动展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卷,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使人们思绪万千。”①
  《香港十年》是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而制作的一部8集文献纪录片。数据分析显示,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大约有2.95亿人通过央视一套收看了该片。该片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全方位展现香港回归十年历程的一部影像档案,在创作之初就作为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片立项,承担着用电视宣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成功实践的任务。《香港十年》在创作上有其独特之处,该片在影像文献上注重提升“三种影像”:对比性影像、重要历史影像、发现记录的独家影像。总编导刘文十年前曾做过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他将十年前《香港沧桑》中的若干影像调出,在同一场景重新进行影像记录,体现出了时间的跨度,对比性影像呈现出的历史张力,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另外,大量全面的航拍和影像奇观的营造,也是该片的成功之处。香港《文汇报》载文指出,该片“交错时空的影像,从更宽广的角度,用鲜明的对比,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 
  八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杨尚昆》,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与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杨尚昆百年诞辰而联合摄制的,2007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编导运用口述历史的创作理念,创造性地将集体口述和传主自述结合起来,为“口述历史”用于文献纪录片创作做出了新的探索和成功实践。集体讲述和自我讲述的交叉,使他者和传主的叙述相互印证,令“口述”更加可信、更加真实,人物的自我讲述拉近了领袖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易于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此外,该片在文献的开掘和使用上也做了不少新的尝试。有关专家认为,《杨尚昆》为丰富党史、军史和国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繁荣电视创作,推动精品战略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纵观2007年的优秀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纪录片在创作上的鲜明特点,那就是观念的创新和制作门槛的提高。所谓观念的创新,就是编创者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国史的宏大叙事突破了传统话语的窠臼,吸收了国内和国际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自觉地运用现代理念和国际视角重新梳理观众熟悉的历史,从而在内容层面保证了片子播出后会获得广泛的喝彩。而且,创作者已经不满足于简单利用学者们开掘出来的现成文献档案,而是主动地去发掘独特的、未被发现的文献,这不仅使作品出新出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历史的学术研究。在制作上,这些纪录片竭力追求影像表达的完美,为观众营造一种影像奇观,逼近了国际一流纪录片的影像标准。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人力投入,以及地方台等其他媒体无法望其项背的资源动员和整合能力,这使主流纪录片的门槛越来越高。
二、人文类纪录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的记录
     对历史的思考、守望和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是纪录片的天然使命,也是纪录片最重要的社会功能。2007年,人文类纪录片出现全面繁荣的势头,题材范围和观照视野不断扩大,出现了一批值得称道的精品力作。从今年纪录片金鹰奖的获奖名单中可窥其一斑。
    今年金鹰奖最佳电视纪录片奖授予了南京电视台等单位摄制的四集纪录片《见证南京大屠杀》。该片是为“南京大屠杀”70周年而创作的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旨在通过对发生在70年前的往事的追述,还原历史真相。本着这一创作宗旨,全片采取了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对于片中所陈述的所有事实,创作者都确保一定要有出处,或引自历史文献档案,或取自当事人、知情者本人的陈述。《见证南京大屠杀》在国内16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采访、拍摄、搜集史料,并两次赶赴台湾地区。在对历史事实的见证中,收集各类文献资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数百份;中、日军人战时日记、书信数十份;收集中外馆藏资料照片1783幅,采访中外人士160多人。该片在对历史的寻溯中,不断“见证”,在“见证”的举证中,不断凸显历史的真实,全景观、多视角地呈现了当年日军在南京的罪行。
    在创作理念上,该片有其独到之处。为了确保史实的真实性和纪录片的文献价值,《见证南京大屠杀》坚守纪实原则,没有使用任何形式的“情景再现”,摄制手段全部服从并服务于历史的真实,这是全片生命力的所在,体现了中国电视人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这种历史责任感是值得纪录片人学习的。
    由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担纲主创的8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昆曲六百年》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昆曲发源、兴衰和复兴的纪录片,旨在向世界介绍昆曲这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世界遗产的艺术形式。在节目形态上,《昆曲六百年》丰富了当代纪录片创作的最新理念,汇集了动画、访谈、空镜、资料、戏剧等多种元素。该片的意义甚至超越了电视艺术和纪录片本身,它以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视角关注中国传统艺术、重温华夏文化记忆的“文化自觉”,无疑切合当下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如何扬电视之长,帮助中国观众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建构符合实情的“中国想象”,为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服务,《昆曲六百年》是一个值得纪录片人借鉴的成功样本。
    由广东电视台等单位摄制的纪录片《囚犯生死大转移》,真实地记录了建国以来,中国监狱最大规模的服刑人员徒步大转移的过程。2006年7月,广东省坪石监狱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面临被全面摧毁的危险,省司法部门决定展开紧急转移行动。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50多名监狱警察要确保1663名服刑人员的安全,他们的监管工作变得异常严峻。在危机来临之时,人性中守望相助的朴素感情迸发了出来。狱警解开了囚犯的手铐,让他们快速实施转移。在长达30个小时的救援和转移过程中,无一人落下也无一人逃跑。该片不仅真实记录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也真实展示了人性和制度中的美好因素,用真实的力量说明了中国社会和法治的进步,以及人的现代化。该片的创作人员在洪水中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整个过程,他们的出色表现和职业精神为纪录片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概言之,2007年人文类纪录片在主题上开始回归主流,不再以边缘人群作为主要题材,不再局限于对社会阴暗面的自然主义的记录,而是更多地记录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光明、美好的方面,“地下”题材逐渐淡出创作者的创作视野。创作者也不再满足于对生活状态的表层记录和对历史、文化的简单展示,而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深刻冷静的思考,从而提高了纪录片的品质。另外,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创作上和体制上,人文类纪录片已经大踏步地摆脱了个人纪录片的色彩,在创作上更多地呈现出组织行为和集体创作的色彩,应该说,这是符合纪录片的创作趋势的,也是符合观众和市场需求的。
三、纪录片商业化和国际合作:突围与引进
    继2006年纪录电影《圆明园》在市场化运作上取得巨大成功之后,2007年一些优秀纪录片在市场化、商业化探索中也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在大多数电视台的纪录片还没有走出不景气状态的大环境下,一些纪录片栏目和频道开始突围,一些优秀纪录片在图书音像市场上也有不俗的市场业绩。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纪录片界和国际纪录片界合作的力度和深度不断加大,作为跨文化传播的理想载体,中国纪录片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11集纪录片《森林之歌》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林业局、财政部联合摄制,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记录森林版图的自然生态类商业纪录片。一部具有商业意义的纪录片,制作成本往往高于电视剧。《森林之歌》在创作之初就把成本控制的概念引入创作团队,使纪录片的市场化运作贯穿全流程,每一个阶段既要严格控制成本,又不能降低产品的质量。在商业运作上,《森林之歌》定位为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创作集体制订了商业化运作细则,主要做法是:做足“故事”,增强片子的可看性,提高产品自身的品位和质量;有针对性地做足“宣传”和“市场”。作为首次出现的自然类商业纪录片,《森林之歌》在纪录片的制作和经营运作上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由中央电视台牵头,联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柬、老、缅、泰、越五国国家电视台共同摄制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是2007年中外合作纪录片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案例。“合作”的理念在一开始就被引入这部纪录片的总体设计。六国合作,六方利益,都在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尊重。在合作伊始,中方就提出了建立联合制片人机制,即各国电视台各出一位制片人,中央电视台作为投资方担任总制片人,协商解决包括选题、影片风格等各项事务。《同饮一江水》的合作模式,博得了合作各方的高度评价,也是纪录片国际合作的成功尝试。
     在对外合作的同时,中国纪录片在“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2007年,纪录片《大国崛起》成功地输出到多个国家。在该片节目光盘和同名系列图书国内热销的同时,《大国崛起》系列图书的版权也成功地输入到韩国。③
     随着合拍纪录片的增多,中国纪录片在叙述方式和制作理念上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是纪录片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2007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走进了国际市场,这些纪录片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了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11月,由北京华亿联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策划投资的第二部国际合作纪录片《守护藏羚》在Discovery国际电视网旗下的动物星球频道向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国陆续播出,这是该公司用“以销定产”(同一部纪录片,思路框架一致,但对各国不同的买家采取“长短不同、内容有增减”的特需要求分别制作)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的一次成功尝试。有评论认为,合拍、输送纪录片影像资料、以销定产等制作、营销形式的尝试,将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加速器。
    通过对2007年度优秀纪录片的简单审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2007年不同类型的纪录片时有大片和震撼之作横空出世,整体创作水准明显提高。整体来看,主流的更主流,商业的更商业。繁荣和多元,是解读2007年中国电视纪录片总体创作情况的关键词。
注释:
①邵维正:《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人民日报》2007年11月7日第4版。
②邱萍菲:《十年细节勾起港人集体回忆》,香港《文汇报》2007年6月26日。
③赵明宇:《〈大国崛起〉丛书输出韩国》,《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2月15日。
④赵文侠:《中国纪录片展现中国元素,国际化创作热销海外》,《北京日报》2007年12月6日。
作者单位:韩亚利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常仕本  中国传媒大学